" />
項目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涼水河和新鳳河交匯處,占據涼水河商務走廊的中心地帶,毗鄰奔馳,京東方等國際著名企業,與亦莊新生活區僅一河之隔。目前項目已動工,部分建筑結構封頂。 項目是以研發、辦公為主,生產為輔的高科技園區;項目的規劃是將可持續的規劃理念和建筑藝術及生態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一種嘗試,通過更合理的、科學的規劃來減少大氣污染、結合氣候降低建筑物的能耗、結合周邊環境建立宜人的小氣候,進而實現綜合的結能效果;園區布局完整、規劃有序、負陰抱陽,在主體建筑大堂的頂部,采用了格柵式的可調節光線和儲存熱能的裝置
嘉捷科技園項目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涼水河和新鳳河交匯處,占據涼水河商務走廊的中心地帶,毗鄰奔馳,京東方等國際著名企業,與亦莊新生活區僅一河之隔。目前項目已動工,部分建筑結構封頂。
嘉捷科技園項目是以研發、辦公為主,生產為輔的高科技園區;項目的規劃是將可持續的規劃理念和建筑藝術及生態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一種嘗試,通過更合理的、科學的規劃來減少大氣污染、結合氣候降低建筑物的能耗、結合周邊環境建立宜人的小氣候,進而實現綜合的結能效果;園區布局完整、規劃有序、負陰抱陽,在主體建筑大堂的頂部,采用了格柵式的可調節光線和儲存熱能的裝置,在其他建筑中,除了建筑的北立面,其他立面采用鋁制的遮陽板,百葉窗的角度也是可調節的。
嘉捷科技園項目是以研發、辦公為主,生產為輔的高科技園區,項目占地7.2公頃,總建筑面積8.4萬平方米,由12棟1500m2-5800m2的獨棟研發建筑、15000 平方米的辦公主樓、14000平方米的多層廠房及公寓、餐廳等配套建筑有機組成。
嘉捷科技園項目園區與城市公交系統有機銜接,合理的交通組織、可以減少用于運輸的能源,并有益于人們的身體健康。本園區采用環形機動車道與樹干形步行道有序排布的方式,使交通系統高效簡捷。因擁有安全的人行道和自行車道,并留有充足的自行車車位,加大了員工乘公交車與騎自行車上下班的幾率。
項目的用地形狀極不規則,在充分分析園區各個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地塊本身及周邊的環境,包括城市道路交通系統、城市景觀綠地系統、水文地質情況等之后,進行規劃,基本實現了土地集約利用。
項目充分利用陽光,空氣、水和綠色植物的作用,園區的自然通風設計,是結合氣候與主導風向進行的,主體建筑兩側巨大的空間不僅作為交通通道,也為通風留下了很好的通道。園區內形成的小庭院,是安靜的綠色空間。
項目合理利用場地內現有的土方,除了可以減少建筑基地上清運泥土帶來的額外經濟負擔,也可以避免大批量地集中運入其他替代材料,避免環境質量退化和生態失衡。
建筑不只是單一存在的個體,它與構成自然的許多秩序一樣,也是龐大秩序中的一個。中國風水學的精髓便在于將人為的建筑活動納入自然秩序,從而于矛盾中找尋到微妙的平衡點,求得建筑與環境間的和諧。項目依風水之法:北有主樓,顯現出龍脈之意象。南有河流,將吉地環繞,負陰抱陽,形成聚氣之所。
項目主樓中庭可自然通風,天氣較熱時,空氣從建筑底部或中間層進入,在中庭自然上升,再從頂部排出。研發樓自然通風示意。
天然通風和自然采光在地下辦公空間中得到了很好的運用,避免了陰暗和潮濕,同時增加室內的溫暖。新風系統和自然通風系統良好的結合,為每個辦公空間提供了良好的通風。
在研發樓弧形中庭的地面,設計了水池,進入室內的熱量被地面的水面吸收,在夜間,水面釋放出熱能,用于室內采暖。裝有太陽能熱水器的裝置應用于東側的宿舍區。
四種遮陽系統、利用百葉調節陽光。四種遮陽方式均采用室外懸掛遮陽片的形式。
附近地鐵站:
距離地鐵亦莊線同濟南路站913米
附近公交站:
中國移動公交站211米途經公交車:通31路
馬駒橋涼水河橋公交站391米途經公交車:郊87路
貴龍村科技園公交站514米途經公交車:通31路
涼水河橋北公交站647米途經公交車:542路 821路 846路 927路 975路 976路 t106路 通12路 通20路 通28路 通32路 通54路 通57路晚高峰 通57路早高峰 通66路 通67路 通69路 興32路 興51路 興58路 專41路 專96路
米拉小鎮公交站739米途經公交車:通31路
興業街公交站770米途經公交車:開發區4路
永康公寓公交站803米途經公交車:開發區4路 通12路
馬駒橋新橋公交站810米途經公交車:821路 927路 976路 t106路 郊87路 通12路 通28路 通31路 通32路 通57路晚高峰 通57路早高峰 通66路 通69路
康定街西口公交站820米途經公交車:580路 開發區4路
同濟南路地鐵站公交站834米途經公交車:通12路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