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萬物而自清,人利眾生而自成。
利他心,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種為人處世方法。
只有摒棄極端的利己主義,發揚利他精神,才能更好地實現利己,兩者才能達到完美的統一。
利他而生,利眾而久,當做事時,首先考慮的是他人和集體的利益,而后才是自己的,這才是真正的利已。
本期遠行新生代的主人公—宋佳碩,就是這樣一個簡單而又純粹的人。
利己是人的本能,而利他是一種選擇。
身而為人,我們很難完全避開本能上利己的想法,尤其是現代人大多數時候會先想到自己,有好的東西,自己先用,或者先給到家人,給別人往往是多余的或者是不想要的才施舍出去……
但在和宋佳碩相處時,卻感受不到這一點,跟他接觸越久,越能感受到他身上有成功者都有的一種思維——利他思維。
他在工作中,在生活里,不斷用自己微小的光亮去照耀他人,不斷用自己赤誠的真心去促成使命的達成,也不斷用自己在奮斗路上的汗水去托起明天的太陽。
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理念也可以通過實踐而深化;而得到別人的幫助和啟發也是自己成長的機會,無論哪種情況,對自己的成長都是有幫助的。
一個被幫助過的人,才會懂得幫助更多的人。
這句話,也是宋佳碩能夠秉承一顆利他之心最真實的寫照:“遠行有愛有溫度的大家庭,在遠行我得到了很多貴人幫助,我在心里深深的感謝遠行,讓我遇見這些志同道合的戰友,他們給了我很多動力。
在我求助同事需要協助的時候,同事也是放下自己的事情,全程幫助我帶看,不求回報。用專業知識和管家式的服務贏得了客戶的認可,讓我傾佩不已,也讓我自己做團結互助提升了標準。
而在我團結友愛的西直門小家也一直給我力量,讓我能夠堅持踐行遠行文化。
我最要感謝的人是我的師傅丁愛英,總是鼓勵我支持我包容我,像我的親人一樣,一直默默的為我付出。
一份期許,讓我在心里生根發芽;一句不經意的鼓舞,讓我的生活春暖花開;一份信任,使我長成參天大樹。
有了他們一直以來陪伴我成長,才我己變得更加積極正向,有正能量。遠行是一所社會大學,教會了我感恩就要說出來,做出來,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心向陽光,永不荒蕪。“
利他,利眾,終會利己。
除了在與遠行伙伴相處的過程中奉行利他利眾,在佳碩和客戶溝通時也是如此。
面對服務對象時,他不會單單只講自己的服務有多好,而是認真的為客戶考慮這份服務能夠給客戶帶來真正的價值,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分析各種利弊,解決簽約前后的大小問題。
他經常會通過與伙伴們的合作,拓寬彼此間可服務的多個渠道,從而為遠行的客戶提供更多更好的選擇……
面對這個問題,我想在許多人心中都會有自己的一番較量。
宋佳碩也有自己的答案:“我會毅然決然的選擇團體利益,是因為這是我應盡的責任。同事既然找到了我就是對我的信任,我不會辜負同事的信任,因為每個遠行家人,從來不是孤軍奮戰,我們身后是強大的遠行集體!“
成就他人最終成就自己,為此他也因包攬5次團結互助的榮譽,成為了遠行文化標兵之最!
他說:“當我拿到獎杯時,手里沉甸甸的,心里、腦海中一直閃過的都是那些幫助與被幫助的時刻,是我和遠行伙伴們齊心協力一起簽單的畫面,是遠行和遠行伙伴給了我巨大的精神財富。“
從佳碩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他在遠行,通過被人幫助,從而學會利他;通過幫助他人,從而踐行利他;通過服務他人,從而不斷利眾。
當他在利他利眾的方向上努力思考和行動時,他也收獲了屬于自己的成就,得到了認可,讓自己變得更加積極正向,人生從而進入了正向的循環。
一個人如果選擇了自私自利,就是選擇了渺小的自己。如果選擇了利他利眾,就選擇了偉大的自己。
自私自利or利他利眾?
此刻,這個問題正擺在你面前,你該如何選擇呢?